岗前培训
袁惠渠灌区于1957年7月动工兴建,1959年8月全面建成投入运行,是一座以灌溉为主,兼有防洪排涝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,灌区横跨袁河中下游南北两岸的新余市、樟树市、新干县的13个乡镇,东西长约96km,南北宽约6km,由干渠和支、斗、农、毛渠等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组成,其中总干渠18.5km、南干渠77.3km、北干渠41.2km,支、斗、农渠共166条,长约400km,大小建筑物1254座。点多、面广、线长的现状、单一的经济体制、管理人员“老龄化”等矛盾日益凸显,给灌区标准化管理带来较巨大挑战,省袁管局锚定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,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将灌区管养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,局党委认真研讨决策,征求各部门意见,推动制定管养改革方案。
灌区管养改革,即将灌区工程维修养护人员从传统的管理部门剥离出来,组建专业化的养护队伍,彻底改变传统的灌区工程管养一体模式。袁管局此次的管养改革,将遵循由点到面、由浅入深的原则,稳步有序推进,从灌区尾端开始,将局第六、七管理段整合在一起,由专业维养公司接管,组建灌区管养改革项目部,对管养新模式进行改革试点。
4月11日,灌区管养改革项目部正式入驻第六、七管理段,承担第六、七管理段的段院管理以及辖区内21km的渠道及建筑物的运行及养护等。目前,我省已进入汛期,灌区已经历几轮降雨过程,在给春灌带来利好的同时,也给灌区防汛带来一定压力。省袁管局维养项目部迅速行动,立即着手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,明确岗位职责、目标,对项目部人员开展作业培训,确保制度到位,管理不缺位。
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,也不是照搬照抄就能解决的,省袁管局将立足灌区实际,保持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,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,抓重点、突难点,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经验,充分释放改革成效,为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